李白《山人劝酒(劝酒相欢不知老)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
山人劝酒(劝酒相欢不知老)


【原文】唐代,李白
苍苍云松,落落绮皓。
春风尔来为阿谁,蝴蝶忽然满芳草。
秀眉霜雪颜桃花,骨青髓绿长美好。
称是秦时避世人,劝酒相欢不知老。
各守麋鹿志,耻随龙虎争。
欻起佐太子,汉王乃复惊。
顾谓戚夫人,彼翁羽翼成。
归来商山下,泛若云无情。
举觞酹巢由,洗耳何独清。
浩歌望嵩岳,意气还相倾。

《山人劝酒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游仙题材的诗歌,以隐逸山林的仙人为意象,表达了对超脱尘世、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。以下是该诗的原文、翻译及赏析:


翻译
苍翠的云松,与高洁的商山四皓。
春风啊,你为谁而来?
蝴蝶忽然飞满了芳草。
(山人)秀眉如霜雪,面容如桃花,骨骼青翠,永葆青春。
自称是秦时避世的隐者,劝酒共饮,欢乐忘老。
各自坚守麋鹿般的野逸之志,耻于参与龙虎争斗。
忽而出山辅佐太子,汉王刘邦大为震惊。
回头对戚夫人说:“那老翁已羽翼丰满。”
功成归隐商山之下,如白云般淡泊无情。
举杯敬巢父、许由,为何独有他们清高?
放声高歌遥望嵩岳,豪情意气依然相投。


赏析

  1. 主题与意象
    此诗借“山人”(隐士)劝酒的情节,赞颂了隐逸生活的高洁。诗中“苍苍云松”“蝴蝶芳草”等意象,营造出清幽的仙境氛围;“麋鹿志”“龙虎争”对比,凸显隐士不慕权贵的品格。末尾“举觞酹巢由”更以尧舜时期的隐士巢父、许由自喻,深化了超然物外的主题。

  2. 结构与手法

  • 虚实结合:前半部分描绘山人容貌与仙境,充满奇幻色彩;后半引入历史典故(商山四皓辅佐太子),虚实交织,突显隐士既能超脱又能济世的矛盾性。

  • 对比反衬:通过“麋鹿志”与“龙虎争”、“清高”与“浊世”的对比,强化了诗人对隐逸的推崇。

  • 用典自如:诗中化用“商山四皓”“巢由洗耳”等典故,既增加文化厚度,又暗含对现实的讽喻。

  1. 情感与寄托
    李白借山人形象,既表达了对自由隐逸的向往,也隐含了对现实的失望。诗中“耻随龙虎争”暗讽官场倾轧,“泛若云无情”则流露功成身退的洒脱,体现诗人“济世”与“出世”的矛盾心态。

  2. 语言风格
    诗风飘逸豪放,语言瑰丽奇崛(如“骨青髓绿”),又兼具古朴浑厚(如“浩歌望嵩岳”),展现了李白诗仙的典型气质。


小结
《山人劝酒》以游仙之笔写隐士风骨,在虚实交错的意境中,既歌咏了超然物外的理想,也暗藏对现实的疏离与批判。李白通过此诗,完成了一次精神世界的逍遥游,亦是对自我生命姿态的宣言。

 

cāng cāng yún sōng ,luò luò qǐ hào 。
苍苍云松,落落绮皓。
chūn fēng ěr lái wéi ā shuí ,hú dié hū rán mǎn fāng cǎo 。
春风尔来为阿谁,蝴蝶忽然满芳草。
xiù méi shuāng xuě yán táo huā ,gǔ qīng suǐ lǜ zhǎng měi hǎo 。
秀眉霜雪颜桃花,骨青髓绿长美好。
chēng shì qín shí bì shì rén ,quàn jiǔ xiàng huān bú zhī lǎo 。
称是秦时避世人,劝酒相欢不知老。
gè shǒu mí lù zhì ,chǐ suí lóng hǔ zhēng 。
各守麋鹿志,耻随龙虎争。
xū qǐ zuǒ tài zǐ ,hàn wáng nǎi fù jīng 。
欻起佐太子,汉王乃复惊。
gù wèi qī fū rén ,bǐ wēng yǔ yì chéng 。
顾谓戚夫人,彼翁羽翼成。
guī lái shāng shān xià ,fàn ruò yún wú qíng 。
归来商山下,泛若云无情。
jǔ shāng lèi cháo yóu ,xǐ ěr hé dú qīng 。
举觞酹巢由,洗耳何独清。
hào gē wàng sōng yuè ,yì qì hái xiàng qīng 。
浩歌望嵩岳,意气还相倾。

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