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《宿紫阁山北村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宿紫阁山北村
【原文】唐代,白居易
晨游紫阁峰,暮宿山下村。
村老见余喜,为余开一尊。
举杯未及饮,暴卒来入门。
紫衣挟刀斧,草草十余人。
夺我席上酒,掣我盘中飧。
主人退后立,敛手反如宾。
中庭有奇树,种来三十春。
主人惜不得,持斧断其根。
口称采造家,身属神策军。
「主人慎勿语,中尉正承恩!」
翻译:
晨游紫阁峰,暮宿山下村。
清晨去游览紫阁峰,傍晚投宿在山下农村。
村老见余喜,为余开一尊。
村老见了我,十分欣喜,为我设宴,打开了酒樽。
举杯未及饮,暴卒来入门。
刚端起酒杯,还未沾唇,一群横暴的士兵冲进大门。
紫衣挟刀斧,草草十余人。
为首的身穿紫衣,带着刀斧,乱嘈嘈地约有十几个人。
夺我席上酒,掣我盘中飧。
他们夺去我席上的好酒,又抢走我盘中的美飧。
主人退后立,敛手反如宾。
当主人的反而退后站立,恭敬地拱着手,好像来宾。
中庭有奇树,种来三十春。
院子里长着一株珍奇的树,种下它已有三十个秋春。
主人惜不得,持斧断其根。
主人虽然爱惜它,也救它不得,看着他们拿斧头砍断树根。
口称采造家,身属神策军。
他们口称是为皇上伐木营造的人,隶属皇上的神策军。
“主人慎勿语,中尉正承恩!”
主人啊,你千万沉住气,不要开口,神策军中尉正受到皇上恩宠信任。
1、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:巴蜀书社,1991:120-122
2、陈友琴 等白居易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8:23-24
晨游紫阁峰,暮(mù)宿山下村。
紫阁峰:终南山的著名山峰,在今陕西西安南百余里。
暮宿:傍晚投宿。
村老见余喜,为余开一尊。
余:我。
开一尊:设酒款待的意思。
“尊”同“樽”。
举杯未及饮,暴卒(zú)来入门。
暴卒:横暴的士兵。
紫衣挟刀斧,草草十余人。
紫衣:指穿三品以上紫色官服的神策军头目。
挟:用胳膊夹着。
草草:杂乱粗野的样子。
夺我席上酒,掣(chè)我盘中飧(sūn)。
掣:抽取。
飧:晚饭,亦泛指熟食,饭食。
主人退后立,敛(liǎn)手反如宾。
敛手:双手交叉,拱于胸前,表示恭敬。
中庭有奇树,种来三十春。
奇树:珍奇的树。
此句语本《古诗十九首·庭中有奇树》。
主人惜不得,持斧断其根。
口称采造家,身属神策军。
采造家:指专管采伐、建筑的官府派出的人员。
采造,指专管采伐、建筑的官府。
神策军:中唐时期皇帝的禁卫军之一。
“主人慎勿语,中尉正承恩!”
中尉:神策军的最高长官。
承恩:得到皇帝的宠信。
1、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:巴蜀书社,1991:120-122
2、陈友琴 等白居易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8:23-24
chén yóu zǐ gé fēng ,mù xiǔ shān xià cūn 。
晨游紫阁峰,暮宿山下村。
cūn lǎo jiàn yú xǐ ,wéi yú kāi yī zūn 。
村老见余喜,为余开一尊。
jǔ bēi wèi jí yǐn ,bào zú lái rù mén 。
举杯未及饮,暴卒来入门。
zǐ yī jiā dāo fǔ ,cǎo cǎo shí yú rén 。
紫衣挟刀斧,草草十余人。
duó wǒ xí shàng jiǔ ,chè wǒ pán zhōng sūn 。
夺我席上酒,掣我盘中飧。
zhǔ rén tuì hòu lì ,liǎn shǒu fǎn rú bīn 。
主人退后立,敛手反如宾。
zhōng tíng yǒu qí shù ,zhǒng lái sān shí chūn 。
中庭有奇树,种来三十春。
zhǔ rén xī bú dé ,chí fǔ duàn qí gēn 。
主人惜不得,持斧断其根。
kǒu chēng cǎi zào jiā ,shēn shǔ shén cè jun1 。
口称采造家,身属神策军。
「zhǔ rén shèn wù yǔ ,zhōng wèi zhèng chéng ēn !」
「主人慎勿语,中尉正承恩!」
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栏目最新
- 1 杜甫《丹青引赠曹将军霸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2 杜甫《登楼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3 杜甫《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4 杜甫《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5 杜甫《和贾舍人早朝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6 杜甫《後出塞五首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7 杜甫《寄韩谏议注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8 杜甫《寄李十二白二十韵(之一)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9 杜甫《绝句(迟日江山丽)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10 杜甫《绝句(江碧鸟逾白)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11 杜甫绝句古诗(两个黄鹂鸣翠柳)原文翻译及赏析
- 12 杜甫《丽人行之一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13 杜甫《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14 杜甫《漫成一首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15 杜甫《漫兴》原文翻译及赏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