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昇《离亭燕·一带江山如画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离亭燕·一带江山如画
【原文】宋代,张昇
【离亭燕】
一带江山如画,风物向秋潇洒。
水浸碧天何处断,霁色冷光相射。
蓼屿荻花洲,掩映竹篱茅舍。
云际客帆高挂,烟外酒旗低亚。
多少六朝兴废事,尽入渔樵闲话。
怅望倚层楼,寒日无言西下。
翻译:
一带江山如画,风物向秋潇洒。水浸碧天何处断?霁色冷光相射。蓼屿荻花洲,掩映竹篱茅舍。
金陵风光美丽如画,秋色明净清爽。碧天与秋水一色,何处是尽头呢?雨后晴朗的天色与秋水闪烁的冷光相辉映。蓼草荻花丛生的小岛上,隐约可见几间竹篱环绕的草舍。
云际客帆高挂,烟外酒旗低亚。多少六朝兴废事,尽入渔樵闲话。怅望倚层楼,寒日无言西下。
江水尽头客船上的帆仿佛高挂在云端,烟雾笼罩的岸边,有低垂的酒旗。那些六朝兴盛和衰亡的往事,如今已成为渔民、樵夫闲谈的话题。在高楼上独自遥望,倍感苍凉,凄冷的太阳默默地向西落下。
1、李静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:华文出版社,2009:227
2、陆林编注宋词北京: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2:37-38
一带江山如画,风物向秋潇洒。
水浸碧天何处断?霁色冷光相射。
蓼(liǎo)屿(yǔ)荻(dí)花洲,掩映竹篱茅舍。
一带:指金陵(今南京)一带地区。
风物:风光景物。
潇洒:神情举止自然大方。
此处是拟人化用法。
浸:液体渗入。
此处指水天溶为一体。
断:接合部。
霁色:雨后初晴的景色。
冷光:秋水反射出的波光。
相射:互相辉映。
蓼屿:指长满蓼花的高地。
荻花洲:长满荻草的水中沙地。
竹篱茅舍:用竹子做成的篱笆,用茅草搭盖的小房子。
云际客帆高挂,烟外酒旗低亚。
多少六朝兴废事,尽入渔樵(qiáo)闲话。
怅望倚层楼,寒日无言西下。
客帆:即客船。
低亚:低垂。
六朝:指东吴、东晋、宋、齐、梁、陈六个朝代,均在南京一带建都。
渔樵:渔翁樵夫。
代指普通老百姓。
怅望:怀着怅惘的心情远望。
1、李静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:华文出版社,2009:227
2、陆林编注宋词北京: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2:37-38
【lí tíng yàn 】
【离亭燕】
yī dài jiāng shān rú huà ,fēng wù xiàng qiū xiāo sǎ 。
一带江山如画,风物向秋潇洒。
shuǐ jìn bì tiān hé chù duàn ,jì sè lěng guāng xiàng shè 。
水浸碧天何处断,霁色冷光相射。
liǎo yǔ dí huā zhōu ,yǎn yìng zhú lí máo shě 。
蓼屿荻花洲,掩映竹篱茅舍。
yún jì kè fān gāo guà ,yān wài jiǔ qí dī yà 。
云际客帆高挂,烟外酒旗低亚。
duō shǎo liù cháo xìng fèi shì ,jìn rù yú qiáo xián huà 。
多少六朝兴废事,尽入渔樵闲话。
chàng wàng yǐ céng lóu ,hán rì wú yán xī xià 。
怅望倚层楼,寒日无言西下。
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栏目最新
- 1 杜甫《丹青引赠曹将军霸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2 杜甫《登楼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3 杜甫《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4 杜甫《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5 杜甫《和贾舍人早朝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6 杜甫《後出塞五首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7 杜甫《寄韩谏议注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8 杜甫《寄李十二白二十韵(之一)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9 杜甫《绝句(迟日江山丽)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10 杜甫《绝句(江碧鸟逾白)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11 杜甫绝句古诗(两个黄鹂鸣翠柳)原文翻译及赏析
- 12 杜甫《丽人行之一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13 杜甫《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14 杜甫《漫成一首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15 杜甫《漫兴》原文翻译及赏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