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咏《望蓟门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望蓟门
【原文】唐代,祖咏
【望蓟门】
燕台一去客心惊,笳鼓喧喧汉将营。
万里寒光生积雪,三边曙色动危旌。
沙场峰火侵胡月,海畔云山拥蓟城。
少小虽非投笔吏,论功还欲请长缨。
翻译:
燕台一望客心惊,笳鼓喧喧汉将营。(笳鼓 一作:箫鼓)
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,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。
万里寒光生积雪,三边曙色动危旌。
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,边塞的曙光映照着旌旗飘动。
沙场烽火侵胡月,海畔云山拥蓟城。
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,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。
少小虽非投笔吏,论功还欲请长缨。
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,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。
燕台一望客心惊,笳(jiā)鼓喧喧汉将营。
(笳鼓 一作:箫鼓)
燕台: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,这里代称燕地,用以泛指平卢、范阳这一带。
客:诗人自称。
笳: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于笛子的管乐器,此处代指号角。
一望:一作“一去”。
万里寒光生积雪,三边曙(shǔ)色动危旌(jīng)。
三边:古称幽、并、凉为三边。
这里泛指当时东北、北方、西北边防地带。
危旌:高扬的旗帜。
危旌:高扬的旗帜。
沙场烽火侵胡月,海畔云山拥蓟(jì)城。
烽火:古代用于军事通信的设施,遇敌情时点燃狼粪,以传警报。
少小虽非投笔吏,论功还欲请长缨(yīng)。
投笔吏:汉人班超家贫,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,后终以公封定远侯。
论功:指论功行封。
请长缨: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,“愿受长缨,心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。
”后被南越相所杀,年仅二十余。
缨:绳。
【wàng jì mén 】
【望蓟门】
yàn tái yī qù kè xīn jīng ,jiā gǔ xuān xuān hàn jiāng yíng 。
燕台一去客心惊,笳鼓喧喧汉将营。
wàn lǐ hán guāng shēng jī xuě ,sān biān shǔ sè dòng wēi jīng 。
万里寒光生积雪,三边曙色动危旌。
shā chǎng fēng huǒ qīn hú yuè ,hǎi pàn yún shān yōng jì chéng 。
沙场峰火侵胡月,海畔云山拥蓟城。
shǎo xiǎo suī fēi tóu bǐ lì ,lùn gōng hái yù qǐng zhǎng yīng 。
少小虽非投笔吏,论功还欲请长缨。
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上一篇:李颀《赠苏明府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下一篇:祖咏《终南望余雪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栏目最新
- 1 杜甫《丹青引赠曹将军霸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2 杜甫《登楼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3 杜甫《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4 杜甫《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5 杜甫《和贾舍人早朝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6 杜甫《後出塞五首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7 杜甫《寄韩谏议注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8 杜甫《寄李十二白二十韵(之一)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9 杜甫《绝句(迟日江山丽)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10 杜甫《绝句(江碧鸟逾白)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11 杜甫绝句古诗(两个黄鹂鸣翠柳)原文翻译及赏析
- 12 杜甫《丽人行之一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13 杜甫《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14 杜甫《漫成一首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- 15 杜甫《漫兴》原文翻译及赏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