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宜够诗词网!

首页 > 国学经典 > 子部

  • 《反经·忠疑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夫毁誉是非,不可定矣。以汉高之略而陈平之谋,毁之则疏,誉之则亲;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,绳之以法则为罪,施之以德则为功。知世之听者,多有所尤,多有所尤,即听必悖矣(尤,过。)。何以知其然耶?   《吕氏春秋》云:“人有亡斧者,意其邻之子,

  • 《反经·水火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《经》曰:“以水佐攻者强,以火佐攻者明。”是知水火者,兵之助也。   故火攻有五:一曰火人(敌旁近草,因风烧之。),二曰火积(烧其积蓄),三曰火辎(烧其缁重),四曰火库(当使间人之敌营,烧其兵库。),五曰火燧(燧,堕也。以火堕敌人营中也

  • 《反经·卑政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(刘厉云:“日月至光至大,而有所不遍者,以其高于万物之上也。灯烛至微至小,而世不可乏者,以其明之下,能昭日月之四蔽。”由是观之,政之贵卑也久矣。是以先生设官,分职而共治耳。)   《淮南子》曰:“济溺人以金玉,不如寻常之缠。”韩子曰:“

  • 《反经·定名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夫理得于心,非言不畅;物定于彼,非言不辩。言不畅志,则无以相接;名不辩物,则识鉴不显。原其所以,本其所由,非物有自然之名、理有必定之称也。欲辩其实,则殊其名;欲宣其志,则立其称。故称之曰:道、德、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   夫道者,人之所

  • 《反经·围师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孙子曰:“围师必阙。”何以明之?   黄巾贼韩忠据宛,朱隽、张超围之。结垒起土山以临城,因鸣鼓攻其西南,贼悉众赴之,乃掩其东北,乘城而入。忠退保小城,乞降,诸将欲听之。隽曰:“兵有形同而势异者。昔秦项之际,民无定主,故赏附以劝来耳。今海

  • 《反经·五间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《周礼》曰:“巡国传谍者,反间也。”吕望云:“间,构飞言,聚为一卒。”是知用间之道,非一日也。(凡有白气群行,徘徊结阵来者,为他国人来欲图,人不可应,视其所往,随而击之,可得也。或有黑气临我军上,如车轮行,敌人深入,谋乱吾国臣。或有黑气

  • 《反经·将体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《万机论》曰:“虽有百万之师,临时吞敌,在将也。”吴子曰:“凡人之论将,恒观之于勇。勇之于将,乃万分之一耳。”故《六韬》曰:“将不仁,则三军不亲;将不勇,则三军不为动。”孙子曰:“将者,勇、智、仁、信、必也。”勇,则不可犯;智,则不可乱

  • 《反经·变通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孙子曰:“善动敌者,形之,敌必从之。”何以明之?   魏与赵攻韩,齐田忌为将而救之,直走大梁。魏将庞涓去韩而归,齐军已过而西矣。孙膑谓田忌说:“彼三晋之兵,素悍勇而轻齐,齐号为怯。善用兵者,因其势而利导之。兵法曰:‘百里而趋利者,蹶上将

  • 《反经·利害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孙子曰:“陷之死地而后生,投之亡地而后存。”又曰:“杂于利而务可伸,杂于害而患可解。”何以明之?   汉将韩信攻赵,赵盛兵井陉口。信乃引兵未至井陉口三十里,止舍。夜半传发,选轻骑二千人,持一赤帜,从间道萆山(音蔽)而望见赵军。诫之曰:“

  • 《反经·出军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赵子曰:“《诗》云‘允文允武’,《书》称‘乃武乃文’。”孔子曰:“君子有文事,必有武备。”《传》曰:“天生五材,民并用之,废一不可,谁能去兵?”黄帝与蚩尤战,颛顼与共工争,尧伐歡兜,舜伐有苗,启伐有扈,汤伐有夏,文王伐崇,武王伐纣,汉高

  • 《反经·练士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夫王者帅师,必简练英雄,知士高下,因能授职。各取所长,为其股肱羽翼,以成威神,然后万事毕矣。   腹心一人(主赞谋应卒,揆天消变,总撮计谋,保国全命者也。),   谋士五人(主国安危,豫虑未然,谕才能,明赏罚,授官位,决嫌疑,定可否者也

  • 《反经·料敌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夫两国治戎,交和而舍,不以冥冥决事,必先探于敌情。故孙子曰:“胜兵先胜而后战。”又曰:“策之而知得失之计,候之而知动静之理。”因形而作胜于众,用兵之要也。   若欲先知敌将,当令贱而勇者,将轻锐以当之。观敌之来,一起一坐,其政以理。其追

  • 《反经·势略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孙子曰:“勇怯,势也;强弱,形也。”又曰:“水之弱,至于漂石者,势也。”何以明之?   昔曹公征张鲁,定汉中,刘晔说曰:“明公以步卒五千,讨诛董卓,北破袁绍,南征刘表。九州百郡,十并其八,威震天下,势慑海外。今举汉中,蜀人望风,破胆失守

  • 《反经·奇正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太公曰:“不能分移,不可语奇。”孙子曰:“兵以正合,事以奇胜。”何以明之?   魏王豹反汉,汉王以韩信为左丞相击魏。魏王盛兵蒲阪,塞临晋。信乃益为疑兵,陈船欲渡临晋,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渡军,袭安邑(孙子曰:“近而示之远,远而示之近。”此

  • 《反经·掩发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孙子曰:“善战者,其势险,其节短。”“以利动之,以卒待之。”又曰:“善动敌者,形之,敌必从。”何以明其然耶?   燕平齐,围即墨城。即墨城中推田单为将以拒燕。田单欲激怒其卒,乃宣言曰:“吾唯恐燕将劓所得齐卒,及掘城外坟墓。伤先人,可为寒

  • 《反经·结营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太公曰:“出军征战,安器置阵,以六为法。”(六者,谓六百步,亦可六十步,量人地之宜,置表十二辰也。)将军自居九天之上(青龙亦为九天,若行止顾宿,居玉帐下,凡月建前三辰为玉帐,假令正月巳地是也。)。竟一旬,复徙开牙门,常背建向破(不向太岁

  • 《反经·先胜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孙子曰:“善用兵者,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。”何以明之?   梁州贼王国围陈仓。乃拜皇甫嵩、董卓,各率二万人拒之。卓欲速进赴陈仓,嵩不听。卓曰:“智者不待时,勇者不留决。速战则城全,不救则城灭。全灭之势,在于此也。”嵩曰:“不然。百战

  • 《反经·傲礼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《左传》曰:“无傲礼。”《曲礼》曰:“无不敬。”然古人以傲为礼,其故何也?欲彰于人德耳。何以言之?昔侯嬴为大梁夷门监,魏公子闻之,乃置酒大会,宾客坐定,公子从车骑,虚左,自迎夷门侯生。侯生引公子过市,及至家,以为上客。侯生谓公子曰:“今

  • 《反经·道德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夫兵不可出者三:不和于国,不可以出军;不和于军,不可以出阵;不和于阵,不可以出战。故孙子曰:一曰道。道者,令人与上同意者也。故可与之死,可与之生,而人不畏危。(危,疑也。言主上素有仁施于下,则士能致前赴敌,故与处存亡之难,不畏倾危之败。

  • 《反经·善亡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(议曰:世有行善而反亡者。)   《易》曰: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。”又曰:“善不积,不足以成名。”何以征其然耶?孟子曰:“仁之胜不仁也,犹水之胜火也。今之为仁者,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。火不熄则谓水不胜火,此又与不仁之甚者也。又,五谷

  • 《反经·诡俗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夫事有顺之而失义,有爱之而为害,有恶于己而为美,有利于身而损于国者。何以言之?刘梁曰:“昔楚灵王骄淫,暴虐无度,芊尹申亥从王之欲,以殡于干溪,殉之以二女。此顺之而失义者也。”(议曰:夫君正臣从,谓之顺;今君失义而臣下从之,非所谓顺也。)

  • 《反经·攻心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孙子曰:“攻心为上,攻城为下。”何以明之?   战国时有说齐王曰:“凡伐国之道:攻心为上,攻城为下;心胜为上,兵胜为下。是故,圣人之伐国攻敌也,务在先服其心。何谓攻其心?绝其所恃,是谓攻其心也。今秦之所恃为心者,燕、赵也,当收燕、赵之权

  • 《反经·伐交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孙子曰:“善用兵者,使交不得合。”何以明之?   昔楚莫敖将盟贰、轸(贰、轸,二国名也。),郧人军于蒲骚,将以随、绞、州、蓼伐楚师,莫敖患之。斗廉曰:“郧人军于其郊,必不诫,且日虞四邑之至(虞,度也。四邑:随、绞、州、蓼也。)。君次于郊

  • 《反经·禁令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孙子曰:“卒未专亲而罚之,则不服,不服则难用。卒已专亲而罚不行,则不可用矣。故曰:视卒如婴儿,故可与之赴深溪;视卒如爱子,故可与之居死地。厚而不能使,爱而不能令,乱而不知理,譬若骄子,不可用也。”《经》曰:“兵以赏为表,以罚为里。”又曰

  • 《反经·教战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
    孔子曰:“不教人战,是谓弃之。”故知卒不服习,起居不精,前击后解,与金鼓之音相失,百不当一,此弃之者也。故领三军,教之战者,必有金鼓约令,所以整齐士卒也。   教令操兵起居,旌旗指麾之变。故教使一人学战,教成合之十人。十人学战,教成合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