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纲目·禽部·乌鸦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《本草纲目》 李时珍 著 《本草纲目》,药学著作,五十二卷,明·李时珍撰,刊于1590年。全书共190多万字,载有药物1892种,收集医方11096个,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,分为16部、60类。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,结合作者长期学习、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,经过实践和钻研,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。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,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,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,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,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。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。 |
本草纲目·禽部·乌鸦
《本草纲目》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一部药物学巨著,其中“禽部·乌鸦”一节详细介绍了乌鸦的药用价值和生态特性。以下是该节内容的在线阅读、翻译及赏析。原文
禽部·乌鸦
乌鸦,一名鸒,一名鹩,一名鸱。其形如鸦而小,色黑,声哑。性贪而狡,善盗物。肉味酸,性寒,无毒。主治五劳七伤,虚羸瘦弱,补中益气,止渴,利小便,治风痰,破血,杀虫。其粪名乌白,主治恶疮,疥癣,风癞,疔肿,一切无名肿毒。
白话翻译
乌鸦,又称鸒、鹩、鸱。它的外形像乌鸦但较小,羽毛黑色,叫声沙哑。乌鸦生性贪婪、狡猾,擅长偷盗物品。乌鸦肉味酸,性寒,无毒。主要用于治疗五劳七伤(指因过度劳累引起的多种虚损症状),身体虚弱消瘦,能补中益气,止渴,利尿,治疗风痰,活血化瘀,杀虫。乌鸦的粪便被称为乌白,可用于治疗恶疮、疥癣、风癞、疔肿以及一切不明原因的肿毒。
赏析
1. 科学性
李时珍通过对乌鸦的形态、习性和药用价值的描述,体现了《本草纲目》作为一部药物学著作的科学性。他不仅详细记录了乌鸦的生态特征,还对其药用价值进行了分类和总结。
2. 实用性
本节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,尤其是对乌鸦肉和乌鸦粪的药效描述,为当时的中医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。例如,乌鸦肉被用于治疗虚损症状,乌鸦粪则被用于治疗皮肤病和肿毒。
3. 文化内涵
乌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不祥之鸟,但李时珍从医学角度出发,客观地评价了乌鸦的药用价值,体现了“物尽其用”的思想。
4. 语言风格
语言简洁明了,逻辑清晰,既介绍了乌鸦的生态特征,又详细说明了其药用价值,体现了《本草纲目》的编写特点。
总结
《本草纲目·禽部·乌鸦》是一篇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药物学文献。李时珍通过对乌鸦的详细描述,展现了他在药物分类和药效研究上的深厚造诣,同时也反映了明代中医药学的先进水平。这篇内容不仅为中医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,也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生态文化和医学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
释名
鸦乌、老雅,预、匹居、楚乌、大嘴乌。
气味
(肉)酸、涩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五劳七伤。用乌鸦一只,于其腹中装入栝楼瓤一枚和白矾少许,扎紧煮熟,分作四次服下。
暗风 疾。用冬季捕得的乌鸦一只,盐泥封固,煅过,冷后取出,研为末,加朱砂末半两,和匀。每服一钱,酒送下。一天服三次。不过十天可以治好。又方:用乌鸦一只,瓶封火煅,加胡桃七枚、苍耳心子七枚,共研为末,每服一钱,空心服,热酒送下。
经脉不通,积血不散。用乌鸦(去皮毛,炙)三分,当归(焙)、好墨各三分,延胡索(炒)、蒲黄(炒)、水蛭(以糯米炒过)各半两、芫青(糯米炒过)一分、共研为末。每且钱,酒送下。
虚劳瘵疾。绞死乌鸦一只,去毛、肠,填入人参片、花椒各五钱,缝好,水煮熟食。另以汤中鸦骨、参、椒焙干,研为末。加枣肉做成丸子服下。
栏目最新
- 1 《风月鉴·第04回 辞艳 寻芳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2 《风月鉴·第03回 戏墨 误宴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3 《风月鉴·第02回 幻梦 刁宴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4 《风月鉴·第01回 投胎 解笑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5 《商君书·弱民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6 《商君书·立本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7 《商君书·更法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8 《商君书·战法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9 《商君书·错法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10 《商君书·壹言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11 《商君书·开塞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12 《商君书·算地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13 《商君书·说民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14 《商君书·去强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15 《商君书·农战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