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宜够诗词网!
不忮不求,可想见光明境界;勿忘勿助,是形容涵养功夫。
能结交直道朋友,其人必有令名;肯亲近耆老成,其家必多善事。
世风之狡诈多端,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;末俗以繁华相尚,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。
有生资,不加学习,气质究难化也;慎大德,不矜细行,形迹终可疑也。
势利人装腔做调,都只在体面上铺张,可知其百为皆假;虚浮人指东画西,全不向身心内打算,定卜其一事无成。
饱暖人所共羡,然使离一生饱暖,而气昏志惰,岂足有为?饥寒人所不甘,然必带几分饥寒,则神紧骨坚,乃能任事。
愁烦中具潇洒襟怀,满抱皆春风和气;暗昧处见光明世界,此心即白日青天。
纵容子孙偷安,其后必至耽酒色而败门庭;专教子孙谋利,其后必至争赀财而伤骨肉。
孝子忠臣,是天地正气所钟,鬼神亦为之呵护;圣经贤传,乃古今命脉所系,人物悉赖以裁成。
敬他人,即是敬自己;靠自己,胜于靠他人。
知往日所往之非,则学日进矣;见世人可取者多,则德日进矣。
君子以名教为乐,岂如嵇阮之逾闲;圣人以悲悯为心,不取沮溺之忘世。
观周公之不骄不吝,有才何可自矜;观颜子之若无若虚,为学岂容自足。门户之衰,总由于子孙之骄惰;风俗之坏,多起于富贵之奢淫。
习读书之业,便当知读书之乐;存为善之心,不必邀为善之名。
和平处事,勿矫俗为高;正直居心,勿设机以为智。
作善降祥,不善降殃,可见尘世之间,已分天堂地狱;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可知庸愚之辈,不隔圣域贤关。
一室闲居,必常怀振卓心,才有生气;同人聚处,须多说切直话,方见古见。
十分不耐烦,乃为人大病;一味学吃亏,是处事良方。
富贵易生祸端,必忠厚谦恭,才无大患;衣禄原有定数,必节俭简省,乃可久延。
济世虽乏赀财,而存心方便,即称长者;生资虽少智慧,而虑事精详,即是能人。
俭可养廉,觉茅舍竹篱,自饶清趣;静能生悟,即鸟啼花落,都是化机。一生快活皆庸福,万种艰辛出伟人。
凡事谨守规模,必不大错;一生但足衣食,便称小康。
读《论语》公子荆一章,富者可以为法;读《论语》齐景公一章,贫者可以自兴。舍不得钱,不能为义士;舍不得命,不能为忠臣。
家纵贫寒,也须留读书种子;人虽富贵,不可忘稼穑艰辛。
不镜于水,而镜于人,则吉凶可鉴也;不蹶于山,而蹶于垤,则细微宜防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