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宜够诗词网!
礼乐五 皇后岁祀一。季春,吉,巳享先蚕,遂以亲桑。散斋三日于后殿;致斋一日于 正寝,一日于正殿。前一日,尚舍设御幄于正殿西序及室中,俱东向。致斋之日, 昼漏上水一刻,尚仪版奏“请中严”。尚服帅司仗布侍卫,司宾引内命妇陪位
礼乐四 人授 耒耜于侍中,太仆卿一人执牛,左、右卫将军各一人侍卫。三公以宰相摄,九卿以 左右仆射、尚书、御史大夫摄,三诸侯以正员一品官及嗣王摄。推数一用古制。礼 仪使一人、太常卿一人赞礼;三公、九卿、诸侯执牛三
礼乐三 自周衰,礼乐坏于战国而废绝于秦。汉兴,《六经》在者,皆错乱、散亡、杂 伪,而诸儒方共补缉,以意解诂,未得其真,而谶纬之书出以乱经矣。自郑玄之徒, 号称大儒,皆主其说,学者由此牵惑没溺,而时君不能断决,以为有其举之,莫可
礼乐二 六曰进熟。皇帝既升,奠玉、币。太官令帅进馔者奉馔,各陈于内壝门外。谒 者引司徒出,诣馔所。司徒奉昊天上帝之俎,太官令引馔入门,各至其陛。祝史俱 进,跪,彻毛血之豆,降自东陛以出。诸太祝迎馔于坛上。司徒、太官令
礼乐一 由三代而上,治出于一,而礼乐达于天下;由三代而下,治出于二,而礼乐为 虚名。古者,宫室车舆以为居,衣裳冕弁以为服,尊爵俎豆以为器,金石丝竹以为 乐,以适郊庙,以临朝廷,以事神而治民。其岁时聚会以为朝觐、聘问,欢欣交接
经籍四 集 道经 佛经 《楚辞》十二卷并目录。后汉校书郎王逸注。 《楚辞》三卷郭璞注。梁有《楚辞》十一卷,宋何偃删王逸注,亡。 《楚辞九悼》一卷杨穆撰。 《参解楚辞》七卷皇甫遵训撰。 《楚辞
百官中 后齐制官,多循后魏,置太师、太傅、太保,是为三师,拟古上公,非勋德崇 者不居。次有大司马、大将军,是为二大,并典司武事。次置太尉、司徒、司空, 是为三公。三师、二大、三公府,三门,当中开黄閤,设内屏。各置长史,司马,
经籍一(经) 夫经籍也者,机神之妙旨,圣哲之能事,所以经天地,纬阴阳,正纪纲,弘道 德,显仁足以利物,藏用足以独善。学之者将殖焉,不学者将落焉。大业崇之,则 成钦明之德;匹夫克念,则有王公之重。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,流显号,美教化, 移
经籍二 史 《史记》一百三十卷目录一卷,汉中书令司马迁撰。 《史记》八十卷宋南中郎外兵参军裴骃注。 《史记音义》十二卷宋中散大夫徐野民撰。 《史记音》三卷梁轻车录事参军邹诞生撰。 《古史考
经籍三 子 《晏子春秋》七卷齐大夫晏婴撰。 《曾子》二卷目一卷。鲁国曾参撰。 《子思子》七卷鲁穆公师孔亻及撰。 《公孙尼子》一卷尼,似孔子弟子。 《孟子》十四卷齐卿孟轲撰,赵岐注。 《孟
百官下 高祖既受命,改周之六官,其所制名,多依前代之法。置三师、三公及尚书、 门下、内史、秘书、内侍等省,御史、都水等台,太常、光禄、卫尉、宗正、太仆、 大理、鸿胪、司农、太府、国子、将作等寺,左右卫、左右武卫、
地理上 自古圣王之受命也,莫不体国经野,以为人极。上应躔次,下裂山河,分疆画界,建都锡社。是以放勋御历,修职贡者九州;文命会同,执玉帛者万国。洎乎殷迁夏鼎,周黜殷命,虽质文之用不同,损益之途或革,而封建之制,率由旧章。于是分
地理中 河南郡旧置洛州。大业元年移都,改曰豫州。东面三门,北曰上春,中曰建阳, 南曰永通。南面二门,东曰长夏,正南曰建国。里一百三,市三。三年改为郡,置 尹。统县十八,户二十万二千二百三十。 河南带郡。有关官。有郏
地理下 彭城郡旧置徐州,后齐置东南道行台,后周立总管府。开皇七年行台废,大业 四年府废。统县十一,户一十三万二百三十二。 彭城旧置郡,后周并沛及南阳平二郡入。开皇初郡废,大业初复置郡。有吕梁 山、徐山。蕲梁置
刑法 夫刑者,制死生之命,详善恶之源,翦乱除暴,禁人为非者也。圣王仰视法星, 旁观习坎,弥缝五气,取则四时,莫不先春风以播恩,后秋霜而动宪。是以宣慈惠 爱,导其萌芽,刑罚威怒,随其肃杀。仁恩以为情性,礼义以为纲纪,养化以为本, 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