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伤寒论·辨可下病脉证并治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《伤寒论》 张仲景 著 《伤寒论》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。全书10卷,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。张仲景原著《伤寒杂病论》,在流传的过程中,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《伤寒论》,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,名为《金匮要略方论》。 |
伤寒论·辨可下病脉证并治
大法,秋宜下。
凡服下药,用汤胜丸,中病即止,不必尽剂也。
下利,三部脉皆平,按之心下硬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下利,脉迟而滑者,内实也。利未欲止,当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问曰:人病有宿食,何以别之?师曰:寸口脉浮而大,按之反涩,尺中亦微而涩,故知有宿食,当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下利,不欲食者,以有宿食故也,当宜下之,与大承气汤。
下利差后,至其年月日复发者,以病不尽故也,当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下利,脉反滑,当有所去,下之乃愈,宜大承气汤。
病腹中满痛者,此为实也,当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伤寒后,脉沉。沉者,内实也,下解之,宜大柴胡汤。
脉双弦而迟者,必心下硬。脉大而紧者,阳中有阴也,可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译文
就一般的治疗原则而言,秋季适宜使用攻下法。
凡是可以攻下的病症,使用汤剂比丸剂、散剂的疗效好,但要注意邪去病愈即应停止服药,不需要把一剂药都服完。
阳明府实证,发热出汗多的,应急以攻下,可用大柴胡汤。
腹泻,寸关尺三部脉象都平实有力,脘腹部按之坚硬的,是阳明燥屎内结、热结旁流之证,应当急下,可用大承气汤。
腹泻、脉象迟而滑的,是里有实邪、热结旁流之证,实邪不去,则腹泻不会停止,应当攻下,可用大承气汤。
问:病人有宿食内停,怎样来判断?老师答:病人寸口脉浮大,按之反现涩象的,尺部脉也微微见涩的,这是宿食内停之象,应当攻下,可用大承气汤。
腹泻,不想饮食的,这是内有宿食的表现,应当攻下,可用大承气汤。
腹泻愈后,到了次年的同一时间又复发的,这是病邪没有除尽的缘故,应当攻下,可用大承气汤。
症见腹中胀满疼痛的,这是内有实邪的征象,应当攻下,可用大承气汤、或大柴胡汤。
腹泻,脉反见滑的,是内有宿食之象,攻下宿食就可痊愈,可用大承气汤。
腹部胀满持续不减轻,即使减轻也微不足道的,这是内有实邪,应当攻下,可用大柴胡汤、大承气汤。
伤寒病后,脉象沉实有力,是内有实邪的表现,攻下则实邪可除,可用大柴胡汤。
脉象左右都弦而迟的,是寒饮内停之象,病人多有心下痞胀硬结。脉象大而紧的,是阳盛邪实之象,可以攻下,适宜用大承气汤。
栏目最新
- 1 《风月鉴·第04回 辞艳 寻芳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2 《风月鉴·第03回 戏墨 误宴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3 《风月鉴·第02回 幻梦 刁宴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4 《风月鉴·第01回 投胎 解笑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5 《商君书·弱民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6 《商君书·立本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7 《商君书·更法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8 《商君书·战法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9 《商君书·错法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10 《商君书·壹言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11 《商君书·开塞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12 《商君书·算地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13 《商君书·说民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14 《商君书·去强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
- 15 《商君书·农战》在线阅读,翻译及赏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