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永《玉蝴蝶·望处雨收云断》:本词俗中有雅,故能雅俗共赏
柳永(约984年—约1053年)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柳永,字耆卿,因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生于沂州费县(今山东费县),北宋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,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。柳永大力创作慢词,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,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,以适俗的意象、淋漓尽致的铺叙、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,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柳永的《玉蝴蝶·望处雨收云断》,一起来看看吧!
![1641352552188990.png image.png](https://pic.mi56.cn/uploads/titlepic/61d50d684ff78.jpg)
望处雨收云断,凭栏悄悄,目送秋光。晚景萧疏,堪动宋玉悲凉。水风轻、蘋花渐老;月露冷、梧叶飘黄。遣情伤,故人何在?烟水茫茫。
难忘,文期酒会,几孤风月。屡变星霜。海阔山遥,未知何处是潇湘?念双燕、难凭音信;指暮天、空识归航。黯相望,断鸿声里,立尽斜阳。
【赏析】
柳永《玉蝴蝶》一词,风格与其《八声甘州》相近,它通过描绘萧疏清幽的秋景,来抒写对朋友的思念之情。上片写景。以水风、蘋花、月露、梧叶诸意象组合成一幅暮秋萧瑟景象,而借轻、老、冷、黄点染暮秋孤寂冷清气氛。下片回忆。难忘“文期酒会”,乃指词人与犯朋怪侣的秦楼欢宴之放浪生活,而辜负“风月”乃指良辰美景与佳人欢会。而今与旧日恋人“海阔山遥”,欲寻无踪:“何处是潇湘”用“潇湘”指代娥皇、女英,以隐喻词人旧日恋人,抒发别离之苦。复以“双燕”意象反衬自身劳燕分飞,难托音信;“归航”意象显现遥望江天,归舟渺渺的失落和惆怅。最后“黯相望”以景结情,用“断鸿”意象隐喻自身离群独处、哀吟凄厉;借“斜阳”寄托黄昏寂寞时怀念故人的无尽情思,给人以无穷意韵的回味。这首词俗中有雅,平中见奇,隽永有味,故能雅俗共赏。
栏目最新
- 1 《江梅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2 《白帝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3 《绝句漫兴九首·其二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4 《壮游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5 《野望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6 《忆昔二首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7 《萤火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8 《可叹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9 《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10 《倦夜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11 《发潭州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12 《秋雨叹三首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13 《陪裴使君登岳阳楼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14 《哀王孙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15 《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