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芒种》南宋韩淲所作,描绘了一幅乡村田园风景图
南宋韩淲所作的《芒种》,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,和大家一起分享。
《芒种》
【宋】韩淲
愧我粗官耗太仓,及瓜而代合耕桑。
蚕筐阁了修秧马,老稚时时亦酒浆。
![1628834908967204.png image.png](https://pic.mi56.cn/uploads/titlepic/61160c5cbf21a.png)
译文
惭愧啊我一个不干农活的官员一天到晚只干吃粮仓的稻米,等到明年瓜熟时派人接替我,百姓应当更好的耕种与养蚕。
盛放蚕儿的竹筐已经放置妥当,拔秧时的坐器秧马也已经修好,老人和孩子时常把酒水舀出来。
注释
粗官:指武官。
太仓:大粮仓。
及瓜:等到明年瓜熟时派人接替。又 指任职期满由他人继任。
耕桑:种田与养蚕。亦泛指从事农业。
蚕筐:盛蚕的竹筐。
阁了:放置。
秧马:古代农民拔秧时所坐的器具。
老稚:老幼。老人和小孩。
亦:通“挹”,舀,把液体盛出来。《诗经·小雅·大东》:维北有斗,不可以挹酒浆。
酒浆:酒水,泛指酒类。
![1628834901561666.png image.png](https://pic.mi56.cn/uploads/titlepic/61160c55d437d.png)
赏析
这是宋代诗人韩淲的一首芒种诗。
《农历书》中说:“斗指巳为芒种,此时可种有芒之谷,过此即失效,故名芒种也。”民谚“芒种不种,再种无用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。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,民间也称其为“忙种”,农谚云“芒种忙、忙着种”。
芒种诗,韩淲一共写了四首,这是其中第四首,反应的正是芒种时节乡村忙碌的景象。他在《芒种·其一》里就提到了农事:田家一雨插秧时,成把担禾水拍泥。分段排行到畦岸,背蓬浑不管归迟。
在这首诗中,我们同样感受到芒种时节的忙碌气息。
![1628834892907183.png image.png](https://pic.mi56.cn/uploads/titlepic/61160c4ccafa8.png)
一、二句,愧我粗官耗太仓,及瓜而代合耕桑。是说,惭愧啊我一个不干农活的官员一天到晚只干吃粮仓的稻米,等到明年瓜熟时派人接替我,百姓应当更好的耕种与养蚕。
这两句交代了芒种时诗人的心理,即大家忙碌,而诗人却不能亲自躬耕,感到惭愧。有白居易《观刈麦》诗中所说的“今我何功德,曾不事农桑。吏禄三百石,岁晏有余粮。念此私自愧,尽日不能忘”的意思。
三、四句,蚕筐阁了修秧马,老稚时时亦酒浆。是说,盛放蚕儿的竹筐已经放置妥当,拔秧时的坐器秧马也已经修好,老人和孩子时常把酒水舀出来。
这两句交代了芒种时节百姓准备忙碌的情景,为收割蚕麦做好准备,正如一幅乡村田园风景图。
这首诗表达自然,充满了田家的味道,让人感受到芒种时节铺面而来,是一首写实的芒种佳作。
栏目最新
- 1 《江梅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2 《白帝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3 《绝句漫兴九首·其二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4 《壮游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5 《野望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6 《忆昔二首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7 《萤火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8 《可叹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9 《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10 《倦夜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11 《发潭州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12 《秋雨叹三首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13 《陪裴使君登岳阳楼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14 《哀王孙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15 《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