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清照偏爱梅花,揭秘背后真实原因
暗淡青黄体性柔,情疏迹远只香留。何须浅碧深红色,自是花中第一流。梅定妒、菊应羞。画阑开处冠中秋。骚人可煞无情思,何事当年不见收。一首哀怨的梅花诗,让我们感受到了李清照的婉约而又惆怅的情感。在李清照的笔下,梅花似乎有了不一样的感觉。那么李清照为何钟爱梅花呢?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!
![1616032426539669.png image.png](https://pic.mi56.cn/uploads/titlepic/6052b2aadc384.png)
用梅花暗喻自己
从李清照的笔下,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于梅花真的格外偏爱。她对于其他花都是欣赏,唯独在描写菊花之时,明着再写梅花,实际上是在写他自己。那永远不变的高洁和刚强,和梅花相得益彰,并且李清照自己也活成了梅花,高洁傲骨的模样。
细细去品读李清照留下的诗词,我们可以发现,梅花的数量总共就占据了1/3。李清照的一生有欢喜也有幸福,有天真也有浪漫。在她坎坷的一生当中,经历了荆棘丛丛,哀伤悲痛。她跟梅花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,格高韵远的花魄和她超脱俗世的灵魂在相互碰撞。
悲惨童年
李清照早年失去了母亲,因此好多心事暗藏心底。于是她用梅花来自比。将自己无处排泄的情感融于梅花当中,梅花就是她,她就是梅花。随着命运的变迁,她鞋的梅花也从少女变成了少妇,一直到变成一个满尽沧桑的老妇人。
中年惆怅
李清照的少女时代烦恼无人诉说,嫁给丈夫之后,日子刚开始过得还特别不错。但是在政府惨死之后,她自己已经没有了欣赏梅花的乐趣。所以渐渐的,李清照的生活当中只剩下了思念丈夫,每天在泪水当中度过。
晚年凄凉
晚年的李清照,在国破家亡当中,丈夫已经死去。她每天凄凄惨惨戚戚的,到处漂泊。再也做不到,专心赏梅花,后来也没有写到梅花。
总结
用梅花自比,是李清照一生的真实写照。童年时期母亲早逝,她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梅花之中,所以她写了很多梅花诗。从少女嫁为人妻之后,她将自己的夫妻生活写进了梅花诗当中。但是中年一直到晚年,李清照似乎已经不再写梅花。但是在她的一生当中,梅花起着很关键的作用。所以李清照喜欢梅花。
栏目最新
- 1 《江梅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2 《白帝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3 《绝句漫兴九首·其二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4 《壮游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5 《野望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6 《忆昔二首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7 《萤火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8 《可叹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9 《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10 《倦夜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11 《发潭州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12 《秋雨叹三首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13 《陪裴使君登岳阳楼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14 《哀王孙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15 《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