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纳凉即事》的原文是什么?这首诗词该如何赏析呢?
纳凉即事
【宋·朱淑真】
旋折莲蓬破绿瓜,
酒杯收起点新茶。
飞蝇不到冰壶净,
时有凉风入齿牙。
现代人热了有空调。古人热了怎么办?纳凉,即乘凉。特别是在夜晚,明月当空,荧光点点,清风徐徐,很是惬意。
就某件事情写的诗就是即事诗。古人写纳凉这件事的诗真不少,像唐代的王维、白居易、刘禹锡,宋代的秦观、杨万里等都写过这样的诗篇。“纳凉即事”诗,套用荷尔德林的名句,可以说是典型的“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”了。可惜这样的生活,现代城里人很难再享有了。
朱淑真(约1135—约1180),南宋女词人,号幽栖居士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她的纳凉真的是很享受:折莲蓬,破绿瓜,喝小酒,点新茶,披明月,吹凉风。并且在这样的物质享受中,还有诗情的回馈。
“飞蝇不到冰壶净”,用冰壶借指月亮,表现的是完完全全的明净;“时有凉风入齿牙”,是述说抵达到齿牙间的洁净的凉意。细想,透明洁净的风,不时抵达齿牙间,那一定是一种通透心底的畅快。再细一想,那一定也是只有以一种咀嚼或汲取的方式才能获得的享受。再细细想想,要有一种怎样透亮的心情才能获得这等透亮的享受呢?
有道是“心静自然凉”。这话对着呢。能静的前提是能净。能净的前提是悟空。悟空之后,心自然就静了,自然就透亮了,凉意自然就油然而生了。
这样表达,也不是说只要心静就热不着了,而是强调心静是与凉意成正比关系的。
栏目最新
- 1 《江梅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2 《白帝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3 《绝句漫兴九首·其二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4 《壮游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5 《野望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6 《忆昔二首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7 《萤火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8 《可叹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9 《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10 《倦夜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11 《发潭州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12 《秋雨叹三首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13 《陪裴使君登岳阳楼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14 《哀王孙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15 《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