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的《池上》该如何理解?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?
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来赏析白居易的诗词吧!
池上
【唐·白居易】
小娃撑小艇,
偷采白莲回。
不解藏踪迹,
浮萍一道开。
读这首诗,真的是忍俊不禁。它让人不得不笑的是浓浓的“偷”趣。
小娃子喜欢白莲花,居然撑着小艇去偷!那能成吗?目标多大呀!

可以想象,小娃子在行动前一定有过侦察,有过计算,他肯定测算好了时间空档:以最快的速度去,以最快的速度回,恰到好处,不会被人发现。
他确实做到了,没有发现他的人!

但有人发现了他的踪迹:浮萍一道开——小艇过后水面的浮萍留下一道清晰的痕迹。这是小娃子没有想到的啊!这是小娃子想不到的啊!
可以想象,这可能是白居易的小孙子吧!这等机灵!这等调皮!这等自作聪明!这等让白爷爷忍不住为他这样的偷采白莲写一首诗!
白爷爷也真是一个有趣的人啊!以诗心诗情为小娃子的“偷”行立言。是轻轻的讥嘲,更是暗暗的赞许与欣赏!
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象:白爷爷对着水面浮萍留下的那一道清晰的痕迹,在偷偷地颔首发笑呢!这一笑之时,二十字的诗作就在心头产生了。
读这首诗,也让我们在颔首微笑中明白了,有了趣味,有了真朴的趣味,诗就来了,诗趣就产生了!
读这首诗,还让我们明白,诗与生活同在,诗无处不在。在一般人那里,“偷”总是不能接受的;在诗人那里,“偷”竟也有了诗意,“偷”竟也有了诗的高贵性。之所以有这样的分别,是一般人没有明白诗就在自己生活之中这样的诗之理。
栏目最新
- 1 《江梅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2 《白帝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3 《绝句漫兴九首·其二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4 《壮游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5 《野望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6 《忆昔二首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7 《萤火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8 《可叹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9 《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10 《倦夜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11 《发潭州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12 《秋雨叹三首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13 《陪裴使君登岳阳楼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14 《哀王孙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15 《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