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板桥集文言文及答案
郑板桥集文言文及答案
阅读理解。
江馆清秋,晨起看竹、烟光、日影、雾气,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。胸中勃勃,遂有画意。其实,胸中之竹,并不是眼中之竹也。因而磨墨、展纸、落笔、倏作变相,手中之竹,又不是胸中之竹也。总之,意在笔先者,定则也。趣在法外者,化机也。独画云乎哉!
文与可画竹,胸有成竹;郑板桥画竹,胸无成竹。浓淡疏密,短长肥瘦,随手写去,自尔成局,其神理具足也。藐兹后学,何敢妄拟前贤?然有成竹无成竹,其实只是一个道理。
1、本文选自________,作者________,号________,________朝________家、________人。
2、解释下列加粗字:
浮动( ) 遂有画意( ) 倏( ) 独画云乎哉( ) 自尔( )
3、翻译句子:
(1)晨起看竹,烟光日影露气,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2)浓淡疏密,短长肥瘦,随手写去,自尔成局,其神理具足也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4、看看你对中国画了解多少?
“四君子”是指中国画中的_________、_________、_________、_________。其中,郑板桥以写画最为著名,名句有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身原在破岩中。_________,_________。”
5、从板桥题画的态度我们可以怎样理解本文蕴含的'哲理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参考答案:
1、《郑板桥集》;郑燮;板桥;清朝;书画家;诗人
2、漂浮流动;就;迅速;仅,只;自然
3、(1)早晨常起来观察竹子。这时,烟光、日影、露气,都在疏枝密叶之间飘浮流动。
(2)或浓、或淡、或疏、或密,或长、或短、或肥、或瘦,随手取花,自然形成,它的神韵和生理自然充沛。
4、笔墨、纸、砚、竹;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
5、本文不到一百字,即写了“眼中之珠”的景,又输了“胸中之竹”的情,从“眼中”到“手中”,谈的是画理和美学,“胸中”的意趣;则引出了人生哲学的根本问题。
(意思对即可)
下一篇: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
栏目最新
- 1 《江梅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2 《白帝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3 《绝句漫兴九首·其二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4 《壮游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5 《野望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6 《忆昔二首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7 《萤火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8 《可叹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9 《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10 《倦夜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11 《发潭州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12 《秋雨叹三首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
- 13 《陪裴使君登岳阳楼》该如何赏析?其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14 《哀王孙》该如何鉴赏?作者又是谁呢?
- 15 《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翻译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