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宜够诗词网!
欢迎访问宜够诗词网!
孝哀傅皇后(公元前59年-公元前1年),傅氏,野史记载其名为傅黛君,河内温县【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】人,孔乡侯傅晏之女,汉哀帝刘欣祖母傅太后(傅昭仪)的堂侄女,汉哀帝的皇后。汉哀帝为定陶王时,傅氏嫁给汉哀帝。绥和元年(公元前8年),汉哀帝获立皇太子,傅氏成为太子妃。绥和二年(公元前7年),汉哀帝继位,
冯野王,字君卿,上党潞县(今山西潞城东北)人,左将军光禄勋冯奉世之子,西汉官员。少时因父为官的缘故任太子中庶子。后以功劳次序补任当阳县令,升任砾阳县令,调任夏阳县令。汉元帝时,升任陇西郡太守,入朝任左冯翊,升任大鸿胪。竟宁元年(前33年),初朝任琅邪太守。后受大司马王凤排挤,被罢免官职,几年之后,老
平当(?—公元前4年4月23日),字子思,梁国下邑(今河南商丘夏邑县)人。元帝时为大行治礼丞,补大鸿胪文学,察廉为顺阳长,栒邑令。汉成帝时为博士给事中,迁丞相司直,左迁朔方刺史,征为太中大夫给事中,迁长信少府。永始中为大鸿胪。元延初为光禄勋,左迁钜鹿太守,后为骑都尉,领河堤。哀帝初征为光禄大夫。建平
冯嫽,生卒年不详,西汉著名女政治家、外交家,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。太初四年(前101年),随公主刘解忧远嫁和亲到乌孙国。由于她多才多智,成为刘解忧的得力助手。后嫁给乌孙右大将。她在协助刘解忧加强汉朝同西域诸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方面,作出很大贡献,深得西域各国人民的敬服,因此尊称她为冯夫人。
彭宣,字子佩,淮阳阳夏人。师从张禹。他深通易经,学识渊博,很有名气。几度官场沉浮,历任光禄大夫,御史大夫,又转任大司空,封爵长平侯。后王莽掌权,彭宣见险而止,告老还乡,回到了自己的封地,几年后去世,谥号顷侯。
冯奉世(?—前40年),字子明,西汉将领。原籍上党潞县(今山西潞城东北)人,后移居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。汉武帝末年,冯奉世以良家子的身份选任郎官。汉昭帝时,按功劳次序补任武安县的长宫。被免官时,年过三十,学习《春秋》,钻研其义,读兵法,明晓其实,前将军韩增上报任他为军司空令。本始年间,随军攻打匈奴
西汉酷吏。南阳穰人。景帝时,先后任济南都尉、中尉。因贪暴残酷,宗室豪杰人人惴恐。武帝即位,徙为内史。后畏罪解脱归家,在家乡放高利贷,购陂田千余顷,役使贫民数千家,致产数千金,从骑数十。再起为关都尉,出入关者云:“宁见乳虎,无直宁成之怒。” 惨绝人寰出自于此。
樊重,生卒年不详,字君云,西汉末年南阳湖阳(今南阳市唐河县湖阳镇)人。樊姓发源于河南济源,在河南繁衍兴旺,其中有一支迁至今唐河湖阳,迅速繁衍成为南阳郡大姓。湖阳樊姓至樊重,在西汉末、新莽初,成为全国有数的大庄园主。樊重有子樊宏(参见《刘秀的舅舅寿张侯樊宏 》)、樊丹,有女樊娴都,嫁于舂陵宗室南顿令刘
倪宽(?—公元前103年)西汉官员,字仲文,千乘(今山东广饶县)人。历仕廷尉、掾举侍御史、中大夫、左内史、御史大夫。汉武帝太初九年,奉诏与司马迁等共定《太初历》,精通经学和历法,且善文辞。
汉武帝派出五位将军连同车骑步共三十万在马邑设伏。这五位将军是卫尉李广骁骑将军,太仆公孙贺轻车将军,大行令王恢将屯将军,太中大夫李息材官将军,御史大夫韩安国护军将军。各位领军都隶属韩安国,约定在单于进入马邑时纵兵出击。
氾胜之(生卒年不详),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末期。汜水(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北)人,古代著名农学家。他所编著的《氾胜之书》,总结了我国古代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,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,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,产生了深远影响,由此而闻名于世。
枚乘(?~公元前140年),字叔,西汉辞赋家。汉族,古籍《汉书》记载为淮阳(今江苏淮安人)。原为吴王刘濞郎中。枚乘因在七国叛乱前后两次上谏吴王而显名,后拜在梁孝王帐下,汉景帝下召升枚乘为弘农都尉。枚乘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辞赋,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“枚乘赋九篇”。
樊宏(?—51年),字靡卿,东汉南阳湖阳(今河南唐河县)人。樊宏 (?~公元前51年)东汉初期道家。字靡卿。南阳湖阳(治所在今河南唐河县西南)人。汉光武帝之舅。少时即有远大志向,王莽末年,农民起义爆发,樊宏与族人筑营自守,保护了一方百姓。建武元年(公元25年),拜光禄大夫,位特进,次三公。五年(公
刘安(公元前179--前122),汉高祖刘邦之孙,淮南厉王刘长之子。文帝八年(公元前172年),刘长被废王位,在旅途中绝食而死。文帝十六年(公元前164年),文帝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刘安兄弟三人,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,时年十六岁。刘安才思敏捷,好读书,善文辞,乐于鼓琴。是西汉知名的思想家
赵婴齐(?―公元前113年),南越文王赵眜(赵胡)之子,西汉诸侯国南越国第三任君主。赵婴齐初立太子,早年曾到长安充当侍卫。公元前122年,赵眜去世,赵婴齐返回南越继承王位。公元前113年,赵婴齐去世,谥号明王。赵婴齐死后,其太子赵兴继位,是为南越哀王。
赵建德,生卒年不详,南越明王赵婴齐次子,南越哀王赵兴异母兄,西汉时期南越国最后一代王,公元前112年―公元前111年在位。赵建德初封术阳侯。元鼎五年(公元前112年),南越国丞相吕嘉发动政变,杀害南越哀王赵兴,拥立赵建德为南越王。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,汉朝派兵攻打南越国,擒获赵建德,南越国灭亡
赵食其(前162年-?),西汉武帝年间将领。赵食其(yi ji),祋祤人也。武帝立二十二岁,以主爵为右将军,从大将军出定襄,迷失道,当斩,赎为庶人。
张释之(生卒年月不详),字季,汉族,堵阳(今河南方城)人,西汉法学家,法官。汉文帝时,张释之捐官出仕为骑郎,十年未得升迁,后经袁盎推荐,任为谒者,因向文帝陈说秦汉兴亡之道,而补任为谒者仆射,累迁公车令、中大夫、中郎将等职。后升任廷尉,严于执法,当皇帝的诏令与法律发生抵触时,仍能执意守法,以执法公正不
西汉张敞(公元前?-公元前48年),字子高,西汉大臣,河东平阳(今山西临汾西南)人。祖父张孺为上谷太守,徙居茂陵(今陕西省兴平县一带)。父张福事汉武帝,官至光禄大夫。张敞事宣帝时,徙居杜陵(今陕西西安市东南)。
张奂(104年—181年),字然明。敦煌渊泉人(今甘肃安西县东)人。东汉时期名将、学者,凉州三明之一。汉阳太守张惇之子。少年时师从太尉朱宠,学习《欧阳尚书》,又自行删减《牟氏章句》。在东汉对外战争中功勋卓著,多次以恩信安抚、招降外族,使得北方宁静一时。后入朝,为宦官所利用,率军前往进击窦武。事后自责
于定国(?-前40)西汉丞相。字曼倩。东海郯县(今山东郯城西南)人。少时随父学法。为狱吏、郡决曹。宣帝时,任廷尉。为人谦恭,能决疑平法,被时人所称赞。后为丞相,封西平侯。
人物生平卫宣公本来为太子公子伋(急子)娶妻子,把宣姜迎娶到卫国。卫宣公见宣姜是个美人,就趁急子出使郑国的机会,自己把宣姜娶为自己的夫人,之后宣姜生下公子寿、公子朔两个儿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