跋胡疐尾
“跋胡疐尾”的解释
成语拼音: [bá hú zhì wěi]
成语解释: 比喻进退两难。
成语出处: 《诗 豳风 狼跋》:“狼跋其胡,载疐其尾。”
成语例句: 宋·李纲《谢复观文殿大学士表》:“而欲为曲突徙薪之谋,故与物多违而每致跋胡疐尾之患。”
是否常用: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进退维谷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跋胡胡尾
英文翻译: Bahufuwei
成语故事:
成语分类:
成语关注:
“跋胡疐尾”单字解释
跋:1.在山上行走:~山涉水。2.一般写在书籍、文章、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,内容大多属于评介、鉴定、考释之类:~语。题~。本书的~写得很精彩。
胡:1.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:~人。~服。~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~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远、隔绝)。2.泛指外国或外族的:~椒。~瓜(黄瓜)。~琴。~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)。3.乱,无道理:~来。~闹。~吹。~言乱语。4.文言疑问词,为什么,何故:~不归?“~取禾三百廛兮?”5.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:~须。6.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:“狼跋其~。”7.巷、小街道称“胡同(tòng)”(用作巷名时,“同”读轻声不儿化)。8.姓。
疐:[dì]古通“蒂”,爪果的蒂。[zhì]古同“踬”:“狼跋其胡,载~其尾。”
尾:[wěi]1.尾巴。2.事物的末端:队~。~声。3.跟在后面:~随。4.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;尚未了结的事情:~数。扫~工作。5.量词。用于鱼:一~鱼。6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[yǐ]1.马尾(wěi)上的长毛:马~罗。2.蟋蟀等尾(wěi)部的针状物:三~儿。
“跋胡疐尾”的近义词
跋前疐后 跋前踕后 进退两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