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高自卑
“登高自卑”的解释
成语拼音: [dēng gāo zì bēi]
成语解释: 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。
成语出处: 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辟如行远必自迩,辟如登高必自卑。”
成语例句: 《北齐书·魏收传》:“跬步无已,至于千里。覆一篑进,及于万仞。故云行远自迩,登高自卑。”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连动式;作谓语;比喻事情必须循序渐进
结构类型: 连动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登高自卑
英文翻译: in order to climb up high one must begin from the bottom
成语故事:
成语分类:
成语关注:
“登高自卑”单字解释
登:1.(人)由低处到高处(多指步行):~山。~陆。~车。一步~天。2.刊登或记载:~报。~记。他的名字~上了光荣榜。3.(谷物)成熟:五谷丰~。4.姓。5.同“蹬”(dēng)。
高:1.从下向上距离大;离地面远(跟“低”相对,2.同):~楼大厦。这里地势很~。3.高度:那棵树有五米~。书桌~八十厘米。4.三角形、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(顶点或平行线)的垂直距离。5.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:~速度。体温~。见解比别人~。6.等级在上的:~等。~年级。哥哥比我~一班。7.敬辞,称别人的事物:~见。~论。8.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:~锰酸钾。9.姓。
自:1.自己:~动。~卫。~爱。~力更生。~言~语。~告奋勇。~顾不暇。不~量力。2.自然;当然:~不待言。公道~在人心。两人久别重逢,~有许多话说。3.姓。4.从;由:~小。~此。~古。~远而近。~北京出发。选~《人民日报》。来~各国的朋友。
卑:1.(位置)低:地势~湿。2.(地位)低下:~贱。自~。~不足道。3.(品质)低劣:~鄙。~劣。4.谦恭:~辞。~恭。
“登高自卑”的近义词
循序渐进 行远自迩
“登高自卑”造句
“行远自迩,登高自卑”,一个人在道德上的修炼和素养,必须得有一种践踏实地的姿态和耐心。
白马寺僧人不法,我久经耳有所闻,只因行远自迩,登高自卑,若不先将这出入宫帷的幸臣,狐假虎威的国戚惩治数人,威名不能远振,这班鼠辈,也不能畏服。
马英九说,“行远自迩,登高自卑,一步一步来,人的体能是你想像不到的,是可以激发出来”。
“行远自迩,登高自卑,可大可远,与世推移。
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(1688年),供行人歇足之用,取“登高自卑”之意。
因而,要想把社会及其理路厘清,“道问学”的同时尚需“尊德性”,便是登高自卑,顺流而下,顺理而成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