付之丙丁
“付之丙丁”的解释
成语拼音: [fù zhī bǐng dīng]
成语解释: 指用火烧掉。
成语出处: 《吕氏春秋·孟夏纪》:“其日丙丁。”
成语例句:
是否常用: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作谓语;指用火烧掉
结构类型: 动宾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付之丙丁
英文翻译: Pay to the party
成语故事:
成语分类:
成语关注:
“付之丙丁”单字解释
付:1.交给:交~。托~。~表决。~诸实施。~之一炬。尽~东流。2.给(钱):~款。支~。3.姓。4.同“副2”。
之:1.往:由京~沪。君将何~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~不得。取~不尽。操~过急。言~成理。取而代~。有过~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~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~。不觉手之舞~,足之蹈~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~二虫。~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~心。钟鼓~声。以子~矛,攻子~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~家。无价~宝。缓兵~计。千里~外。意料~中。十分~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~大。战斗~激烈。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~就下,极为自然。
丙:1.天干的第三位。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三。2.指火:付~。
丁:[dīng]1.天干的第四位。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四。2.人口:人~。~口。3.指成年男子或从事某种劳动的人:壮~。园~。4.遭遇;碰到:~忧。5.蔬菜、肉类等切成的小方块:肉~。黄瓜~。[zhēng]〔丁丁〕拟声词。伐木声。
“付之丙丁”的近义词
付之一炬 付诸丙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