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茅白苇
“黄茅白苇”的解释
成语拼音: [huáng máo bái wěi]
成语解释: 连片生长的黄色茅草或白色芦苇。形容齐一而单调的情景。
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答张文潜书》:“惟荒瘠斥卤之地,弥望皆黄茅白苇,此则王氏之同也。”
成语例句: 柳亚子《胡寄尘诗序》:“而黄茅白苇之诗派,遂遍天下矣。”
是否常用: 一般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黄茅白葦
英文翻译: Yellow thatch and white reed
成语故事:
成语分类:
成语关注:
“黄茅白苇”单字解释
黄:1.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。2.指黄金:~货。~白之物。3.指蛋黄:双~蛋。4.象征腐化堕落,特指色情:扫~。查禁~书。5.(Huáng)指黄河:治~。引~工程。6.(Huáng)指黄帝,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:炎~。7.姓。8.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:买卖~了。
茅:1.白茅。2.(Máo)姓。
白:1.像霜或雪的颜色(跟“黑”相对)。2.光亮;明亮:东方发~。大天~日。3.清楚;明白;弄明白:真相大~。不~之冤。4.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;空白:~卷。~饭。~开水。一穷二~。5.没有效果;徒然:~跑一趟。~费力气。6.无代价;无报偿:~吃。~给。~看戏。7.象征反动:~军。~区。8.指丧事:~事。9.用白眼珠看人,表示轻视或不满:~了他一眼。10.姓。11.(字音或字形)错误:写~字。把字念~了。12.说明;告诉;陈述:表~。辩~。告~。13.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:道~。独~。对~。14.指地方话:苏~。15.白话:文~杂糅。半文半~。
苇:芦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