箕山挂瓢
“箕山挂瓢”的解释
成语拼音: [jī shān guà piáo]
成语解释: 用为隐居不仕之典。
成语出处: 明 敬虚子《小隐书 许由》载:相传许由隐居箕山之下,颖水之阳,躬耕自食,以手掬饮。人遗一瓢,挂于树,风吹历历作声,以为烦,弃之。
成语例句: 〖示例〗湖海伴渔樵,任尘埃暗宝刀,枕流漱石吾堪老,因此上箕山挂瓢,缑山弄箫,幽怀尽付闲花草。 ★明 王錂《春芜记 访友》
是否常用: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结构类型: 紧缩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箕山掛瓢
英文翻译: Jishanhupiao
成语故事: 箕山挂瓢的成语故事
成语分类:
成语关注:
“箕山挂瓢”单字解释
箕:1.簸箕:~踞。2.簸箕形的指纹:斗~。3.二十八宿之一。4.姓。
山:1.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~。~顶。2.像山的东西:冰~。3.蚕蔟:蚕上~了。4.山墙:房~。
挂:1.借助于绳子、钩子、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的一点或几点:~钟。把大衣~在衣架上。墙上~着一幅世界地图。一轮明月~在天上。2.(案件等)悬而未决;搁置:这个案子还~着呢。一时不好处理的问题先~起来。3.把话筒放回电话机上使电路断开:电话先不要~,等我查一下。4.指交换机接通电话,也指打电话:请你~总务科。给防汛指挥部~个电话。5.钩:钉子把衣服~住了。6.(内心)牵挂:他总是~着家里的事。7.(物体表面)蒙上;糊着:衣服上~了一层尘土。瓦器外面~一层釉子。脸上~着笑。8.登记:~失。~一个号。9.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:一~四轮大车。十多~鞭炮。
瓢:用来舀(yǎo)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,多用对半剖开的匏瓜做成,也有用木头挖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