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毛蝟磔
“马毛蝟磔”的解释
成语拼音: [mǎ máo wèi zhé]
成语解释: 蝟,同“猬”。形容狂风大作,气候恶劣。
成语出处: 南朝 宋 鲍照《代出自蓟北门行》:“疾风冲塞起,沙砾自飘扬;马毛缩如蝟,角弓不可张。”
成语例句: 〖示例〗朔风朴面吹尘沙,马毛蝟磔人影斜。 ★清 蒲松龄《归途大风》诗
是否常用: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结构类型: 紧缩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馬毛毛磔
英文翻译: Hedgehog
成语故事:
成语分类:
成语关注:
“马毛蝟磔”单字解释
马:1.哺乳动物,头小,面部长,耳壳直立,颈部有鬣,四肢强健,每肢各有一蹄,善跑,尾生有长毛。是重要的力畜之一,可供拉车、耕地、乘骑等用。皮可制革。2.大:~蜂。~勺。3.姓。
毛:1.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;鸟类的羽毛:羊~。鸡~。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~。2.东西上长的霉:馒头放久了就要长~。3.粗糙;还没有加工的:~坯。~铁。4.不纯净的:~利。~重。5.粗略:~估。~算。6.小:~孩子。~贼(小偷儿)。7.指货币贬值:钱~了。8.姓。9.做事粗心,不细致:~手~脚。~头~脑。10.惊慌:心里有点儿~。这下可把他吓~了。11.发怒;发火:把他惹~了,你要吃大亏。12.一圆的十分之一;角。
蝟:同“猬”。
磔:1.古代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。2.书法用语。指汉字笔画的捺。参见〔永字八法〕